從北方民族的原始崇拜和神話傳說可以知道,對鷹崇拜的心理基礎與原始宗教是有關的。禽中之王一一鷹的兇猛和難以征服,使原始人無限敬畏、恐懼而將其神化,也是原始人類把人自然化的重要對象;即人為鷹,或人為鷹的變形,或鷹為人的祖先。布里亞特蒙古人認為鷹是卜天善神派到人間的,與一女性結(jié)合,生下的孩子是薩滿。
1973年在內(nèi)蒙古西部阿魯柴登被認為是匈奴人的墓葬中出土了金冠,金冠上有一只展翅的金鷹,傲然站立在由四狼咬四羊的半球體上,并配有三件黃金帶,金帶兩端鑄有半浮雕的金虎。王冠上的金鷹,也是一種強悍的民族精神的象征,匈奴中也有鷹圖騰的氏族,這時可能起著主導作用。鎏金海東青銅飾片,是遼代文物中的精品。大量民俗學的資料證明,蒙古人自古以來對鷹也是非常崇敬的。
科爾沁薩滿“白鷹教派”的禱神歌表現(xiàn)出明顯的圖騰崇拜觀念。該地區(qū)薩滿在《向神祗禱告》的神歌中唱道:向四方的神祗禱告,請一級一級降臨;上方的萬千神祗,請降臨附身。太空的鷹,神圣的白鷹,把災難禍害,清除干凈。神歌向四方的萬千神祗禱告,請的什么神,最后明確是請白鷹顯靈,清除禍害。顯然白鷹圖騰是直接庇護他們的祖神。
民間工藝品中鷹的圖案應用很多,那達幕大會摔跤手出場時鷹的動作,蒙古風雪帽的造型對鷹的模仿,表現(xiàn)了蒙古人的威猛、雄強、英雄性格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