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蘭,又稱“山欄”,是黎家的一種特產(chǎn),實際上是一種旱稻。史料記載:“山稻,種于內(nèi)圖及黎山中,燔林成灰,因灰為糞,不需牛力,以錐土而播種焉,不加灌溉,自然秀實,連歲有收,地乃去之,更擇它處?!狈N山蘭,是解放前黎族同胞一種刀耕火種的生產(chǎn)方式,一年一造,不用耕作翻土,就在砍山后放火燒過的土地上播種、管理、收獲。每年豐收后,黎家宰牛殺豬,暢飲山蘭酒,歡歌載舞慶祝豐收,稱為“山蘭節(jié)”。黎家人歡聚一堂,暢飲歡慶節(jié)日。
目前,海南只有東方市江邊鄉(xiāng)那文、白查、田頭、干溝、俄查、國界和南龍等7個黎族村落還延續(xù)著這種風俗,據(jù)傳已有上千年的歷史。
在當?shù)乩枳逋哪恐?,“山蘭節(jié)”相當于他們的“春節(jié)”, 具體日子由長輩推算,一般在新歷的12月中旬,持續(xù)3天。山蘭節(jié)比傳統(tǒng)春節(jié)隆重,是他們最熱鬧的節(jié)日,在外工作、打工、上學的人們都回到家鄉(xiāng),穿著流行的服裝,歡聚一堂來慶祝節(jié)日。人們采來楓樹葉、黃姜,用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方法制作山蘭飯,在這一天將一年里難得用幾次的紅木筷拿了出來,坐在門口的老人孩子以及一些婦女都穿著自己傳統(tǒng)的服飾和流行的服裝,聚餐時大家舉起滿碗的山蘭酒,到處洋溢著濃郁的黎族節(jié)日韻味。黎家婦女正在把做好的年糕放到透氣的竹盤里保存。
關于“山蘭節(jié)”的來歷,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:傳說古時候一個老人有8個兒子,每年開春季節(jié),兒子們都要上山燒荒種山蘭。到秋天收獲時,小兒子的山蘭收獲總是最多。哥哥們來向弟弟取經(jīng),弟弟傳授經(jīng)驗:“要想山蘭稻長得好,山蘭園的樹木須皆燒成灰,根莖無遺,地下尺余亦熟透。要做到這點,貴在早砍、曬干、燒盡?!备绺鐐兟犃酥笳辙k,果然在第二年獲得了大豐收,于是兄弟們宰牛殺豬,暢飲慶祝,在以后收獲山蘭的日子一直延續(xù),便是今天的“山蘭節(jié)”。